国内二维动画学校竟能逆转人生亲历者聚焦行业冷门与爆发的真实一面
导读:在二维动画这条路上,很多人刚踏入就会被“国内二维动画学校”这几个字吸引,但在外界的艳羡和质疑交织下,真正走近,体验过,才知道那些光鲜背后的复杂与惊喜。我叫纪然溪,曾经是个
在二维动画这条路上,很多人刚踏入就会被“国内二维动画学校”这几个字吸引,但在外界的艳羡和质疑交织下,真正走近,体验过,才知道那些光鲜背后的复杂与惊喜。我叫纪然溪,曾经是个美术基本功都很生涩的普通学生,机缘下误打误撞进入了国内知名的二维动画学校。那些年,那些人,那些逐帧熬夜的夜晚,给了我一把打开行业隐秘大门的钥匙。不如让我把这一把钥匙,也递给你。 在很多人的想象里,动画专业就是画画、玩色彩、追逐童年梦想——热闹得像个乐园。可当真正踩进国内二维动画学校的大门,才发现这里其实流淌着一股冷门气息。数据或许能说明一切:据2023年《中国艺术类专业报考分析报告》(艺考在线数据),动画专业全国报考人数只占艺术类考生的4%左右,比起舞蹈、音乐、油画,好像确实低调得有些“寂寞”。 身边很多同学是被“意外”推来的,有的原本打算学平面设计,有的考美术没考上主流院校才转投动画。动画师在大众眼里,并没有新媒体、编程专业那么炙手可热。这让我时常抬头想问:我们为什么要在冷门里坚持?但转念一想,正因为冷门,所以更容易成为“稀有物种”,机会其实暗藏其中。 说来戏剧化,曾经一度低调的国内二维动画学校,近几年却成为了不少人的“逆风翻盘”之地。你愿意相信吗?2022年,仅B站国产动画剧集上线就高达130余部,较三年前增长了近一倍(据B站官方年度数据)。行业需求正不断膨胀,头部动画公司纷纷下场,抢人大战悄然升级。 在这里,我亲眼见过同学毕业两年内就参与了热门国漫《时光代理人》《雾山五行》等项目制作,短短几年便成为了行业骨干。甚至还有同学被迪士尼亚洲分部、爱奇艺动画中心高薪挖走。国内二维动画专业的爆发力,远远超出了外界的想象。 我记忆最深的,是一次作品集评审,导师脱口而出:“现在的市场,比我们那个年代要卷上一百倍,谁能画、谁懂叙事,谁就吃香!”当时还半信半疑,现在想来,确实如此。 当你站在高考志愿填报表前,搜索“国内二维动画学校”,会发现堆积如山的信息扑面而来。可到底哪些学校值得投入青春?仅仅头部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能窥探一二。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吉林动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这些名字不只在圈子里有分量,很多知名导演和动画师皆出自于此。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近年来每年分数线连年拔高,最难考的年份录取率不到3%。而吉林动画学院,这所全国唯一以“动画”命名的高校,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2%+(校方官方就业报告)。 但你是不是也好奇,名校光环下,普通本科院校或者高职专科的动画专业还有没有出路?我见过的,山东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动画系等,起点没有那么耀眼,但教学资源和校企合作却极其丰富。再加上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微光、绘梦等,有时更注重实操,毕业生同样可以进入一线动画公司或者独立创业。 别以为只要考进国内二维动画学校,人就轻松了。一只脚迈进校门,才是挑战的开始。熬夜赶分镜,盯着屏幕眼花,期末作品评审的残酷打分,团队合作的摩擦、小组里互相Push的压力……这些都是二维动画学习“套餐”的标配。 我遇到过一个叫林湛的同学,两次挂科,几乎放弃,却在第三年做出一部短片入围国际学生动画节。也见过作品集一塌糊涂的同学,坚守自习室摸索流程,毕业时被腾讯动画高薪录取。破局的钥匙,往往藏在细节里:技术提升、软件学习、行业观察、作品集布局,任何一点都能决定你能否脱颖而出。 相对其它艺术类专业,动画更强调团队协作、对市场和流行趋势的把握。不只是画得好,还要看你会不会和导演沟通,能不能接受反馈、修改一遍又一遍。谁说动画只是“会画就行”?懂得包装自己,敢于输出个人风格,才最有可能在毕业后成为各大公司的“猎物”。 如果说国内二维动画学校是一场豪赌,那也许太偏激了。亲眼见证不少学弟学妹靠作品集敲开国际名校大门,比如2021年毕业的宋希岚,用三维和二维混合技术作品申请到加州艺术学院全额奖学金。还有毕业六年后回国,成立原创动画工作室,短片《漠北生花》拿下了国内外动画节多个奖项。动画专业的不再是单一的:有人成为导演,有人进入游戏、广告、影视特效行业,有人成了独立艺术家,还有人转型教育、甚至做IP衍生电商。 一切的可能性,源于你敢不敢迈进门槛,以及进门后的野心和坚持。 如果你问纪然溪,国内二维动画学校到底值不值得报考?我的答案永远带着情感的热度:冷门意味着挑战,也是机会;爆发意味着残酷,也意味着红利。你可能会在艰难中一次次翻船,也有可能因为坚持和突破,见到动画梦想一帧帧成真的灿烂时刻。 国内二维动画学校,不是所有人的归宿,却是愿意沉下心、愿意搭建梦想舞台的年轻人最佳战场。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