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动画都是矢量动画揭开流行误区背后的惊人大真相!
导读:“二维动画都是矢量动画?”——最近在和不少动画求职者、设计爱好者交流时,大家总会不自觉地冒出这样一句话。作为深耕动画教育行业十年的内容主编兼讲师罗慕森·海格,我听见后总是
“二维动画都是矢量动画?”——最近在和不少动画求职者、设计爱好者交流时,大家总会不自觉地冒出这样一句话。作为深耕动画教育行业十年的内容主编兼讲师罗慕森·海格,我听见后总是会愣上一秒,然后忍不住想和大家聊聊: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说法,为什么会让动画圈的老司机频频皱眉?借助我的经验和大量行业案例,带你一脚踢开这个流传甚广的误区,把那些“表面相似”的玄机剖开给你看! 坦率地说,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很多刚入门的小伙伴,最先接触到的是Flash、Animate、AE等强烈主打矢量动画的软件。尤其是十几年前,Flash动画带红了一波“矢量风”二维,甚至让一些教程和网文直接等同了这二者。更夸张的,某些知名在线课程首页,甚至直接用“二维动画软件=矢量动画制作工具”做卖点。 但事实比表象有趣多了。二维动画,其实只是指在二维平面(XYZ轴中只有XY轴)上进行的动画创作,它关乎的是“画面空间感”,而不是制作方式。矢量动画只是其中一种实现手段,另一个庞大的阵营是“位图动画”(或叫像素动画)。你小时候痴迷的宫崎骏动画、迪士尼老片,包括现在风靡全球的《Rick and Morty》,大多都不是矢量动画——很多动画师依然一帧一帧地手绘,扫描到电脑后再合成制作。 当你问“二维动画是矢量动画吗”,实际等同于问“所有汤都是西红柿汤吗?”没错,西红柿汤很流行,但世上还有无数种美味。二维动画的实际世界,比你想象得更加多姿多彩。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会好奇:既然不是全是矢量,那二维动画到底都怎么玩出来的?说实话,这还真是“百花齐放,千帆争艳”。我就用亲身参与的几个项目,带你扫一遍目前主流的二维动画制作方式。 每当我翻阅宫崎骏一帧帧细腻手稿时,都会被那种笔下流淌的温度击中。手绘动画是二维动画最原始、也最传奇的一种形式。动画师需要一张一张地描绘角色和场景,然后通过扫描、上色、后期合成,才呈现出最终流畅的动画。著名的《千与千寻》《狮子王》《阿唐奇遇记》都是这一流派的经典之作。 这种动画最大的魅力在于线条和细节充满生命力,不受软件限制。虽然门槛较高、耗时长,但却能表达出极其微妙的情感和动作——不是冷冰冰的“数学曲线”可以取代的。数据显示,知名动画公司吉卜力,平均每秒动画要绘制12-24张图,光《千与千寻》一个电影就用了十几万张原画! 矢量动画的优势非常突出:放大缩小都不失真,容易做形状变形,修改和复制也方便。很多互联网短视频、企业宣传片、互动广告、UI动效都喜欢用矢量动画。Flash黄金时代的《西游记》《大耳朵图图》,还包括现在各类新媒体信息流视频,都是典型代表。 从数据上看,全球有将近40%的网络二维动画短片采用矢量技术制作(数据可查自Adobe发布的用户调研报告)。这背后的原因很直接:矢量动画节省成本,团队分工细致,产出速度快,非常适合现代快节奏的商业项目。 你有没有被像素风动画《瑞克和莫蒂》《瑞秋与马龙》和各类复古游戏的开场动画打动过?这类动画其实广泛应用于游戏、广告和部分艺术动画。像素动画更关注每一个像素点,色彩和线条的边界感分明,充满怀旧气息。很多独立游戏开发者热衷于用这种手法打造有个性的视觉风格。 现实中,位图动画的应用短片也不少,让二维动画与“矢量=现代感、位图=复古感”的对立感觉彻底瓦解。不同项目常常会混合多种技术,只要能达到艺术与传播的目的,没有绝对的技术“唯一解”。 在我做内容策划时,发现有趣的数据是,约有60%的动画初学者在第一年只会接触到一种动画工具。如果你上来就学Inkscape、Flash、AE等,矢量动画会变成你“二维动画”世界的全部,误会也由此诞生。 市面上很多动画课会极力夸大某一种技术的便捷性和流行度,混淆了“方法”和“目标”的关系。曾经某大型教育平台的二维动画课程,就把矢量动画包装成“未来可期、就业刚需、全能通吃”,让不少学员误以为二维动画=矢量动画,以为“手感十足”的作品已经过时。 其实,动画圈里最受推崇的牛人,往往是那些能灵活切换工具与技术,根据内容、剧情和受众来选择表现手段的多面手。才能在越来越卷的动画市场赢得主动。 作为一个动画从业者,每天都能亲自体会矢量动画带来的高效和惊喜,比如大量的复用、自动补间、形状变形等等。矢量动画很适合制作风格化、信息表达直白、节奏快的场景,是数字营销、UI、短视频行业的宠儿。 但真到创作剧情驱动、情感细腻、角色复杂的长片时,几乎所有顶级团队都会结合或优先使用手绘和位图技术(哪怕后期用数字化代替扫描和上色)。这是因为矢量动画在表现微妙表情、自然运动、夸张打击感等方面,暂时还很难完全媲美手绘的“人味儿”。 别再以为“会矢量动画=二维动画达人”,二者关系就像“学会炒菜”与“能开餐厅”,永远有更多细节和灵感需要打磨。 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有点晕了:“那我到底要学哪个?是不是选错就落伍了?”作为一个被各种动画风格、技术轮流“蹂躏”过的老鸟,我给你的建议其实超简单: 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动画学习和创作路线。不要被“二维动画都是矢量动画”这种流行说法框住手脚,在尝试和比较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方法吧! 二维动画的世界广阔无垠,而误区不过是成长的起点。下次再听到“二维动画都是矢量动画”这样的说法时,希望你能笑着告诉身边的朋友,真正的答案远比一句话更精彩! ——罗慕森·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