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动画薪资低的背后:这份热爱与现实的较量
导读:作为一名在二维动画行业摸爬滚打了七年的“画格拾遗者”——庄识渊,我习惯性地关注每一条同行的心声。无论是B站UP主自曝薪资还是知乎上的无声吐槽,“二维动画薪资低”四个字,像一道
作为一名在二维动画行业摸爬滚打了七年的“画格拾遗者”——庄识渊,我习惯性地关注每一条同行的心声。无论是B站UP主自曝薪资还是知乎上的无声吐槽,“二维动画薪资低”四个字,像一道随时能把理想劈成两半的闪电劈进这个行业的每一处角落。 没有故事,也无需煽情,数据、工作体验、行业内幕,我都想用最真实的方式,聊一聊到底是什么让这么多热爱动画的青年人,在理想和柴米油盐之间左右为难。 谈钱的时候,大家脸上都写着尴尬。2025年刚刚过去的春招季,大陆一线城市初级二维动画师的平均薪资只有6300元/月,而有三年以上经验的也多在8500-11000元/月之间徘徊。“画一条龙,不如送一瓶牛奶”的戏谑,被翻来覆去地转发、评论,连行业内部都流传着“动画师工资低到怀疑人生”的段子。 究其根本,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失衡。 绝大多数项目方资金有限,动画外包公司位置低微,大部分利润被平台、甲方制片方“截留”,而制作流程中最辛苦的原画、动作、修型等环节都被压缩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同样的工作量,一位韩国动画师能拿到国内动画师两倍的薪资。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大动画外包公司反馈,利润率长期低于6%。一边是作品周期越来越短,一边是稿费越压越低,恶性竞争越演越烈。 每次朋友问我“你们动画还有前景吗”,我都咬咬牙用乐观的话糊弄过去。但生活不是只靠热爱能买单的。 真实的现实是,许多同事在经历三五年加班高压后,转行做美工、插画师、甚至回老家教画画。这个行业里,月薪6000元需要加班到凌晨两点,再对比IT、金融行业的应届生工资,心理落差摆在哪里都难受。 加薪?晋升?在二维动画公司熬到“主力”或者“导演”级别,大部分人期望的年薪不过20万上下,而北上广深的房租、房价、生活成本,早就让人望而生畏。于是,骨感的数据和丰满的理想总在拉扯着,冷冷地提醒我们“热爱”是有底线的。 有句非常流行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使薪资低也值。”在二维动画圈子里,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劝慰自己和同行,甚至被某些资方当作合理化压低薪资的理由。 但我越来越怀疑,“喜欢”二字在现实面前其实是一种自我催眠。在行业外,大家只看到光鲜的视频和作品上线时的热烈讨论,却没有人看到制作团队为了节省成本一人身兼数职,五六个甲方来回修改,甚至“0.2秒的动作打回重做十遍”的窘境。 2025年数据显示,国内动画师从业五年后仍留在行业的比例只有37%。绝大多数流失的,都是最初怀揣梦想的青年人。 这不是热爱不够,而是收入与付出严重失衡的必然结果。“做喜欢的事”成了行业内部互相取暖的台词,实际上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喜欢不能替代面包,也买不来未来。 聊到2025年国内动画行业的整体收入,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动画行业营收同比增长了10.6%,达到590亿元人民币,然而动画师个人收入几乎无明显提升。 一项针对全国2000名动画从业者的网络问卷显示,89%的二维动画师表示“薪资水平低于自身预期”,仅有不足15%的人对目前的职业收入表示“基本满意”。 最抢手的岗位不是画师,而是“外包管理”和“剪辑统筹”。 有的公司甚至开出比动画原画更高的工资来招聘剪辑和统筹类岗位,而一线动画师,依旧在低薪和高压里徘徊。 有意思的是,国内头部动画公司的薪资与国外头部公司差距悬殊。以日本Production I.G公司数据为例,其初级动画师年薪换算约人民币12万元,而国内大型动画公司的同期岗位年薪仅8万元上下。更不用说北美、欧洲的高水平动画制作团队,平均年薪早已突破20万元人民币。 虽然抱怨多,但不是没有机会。2025年以来,AI绘制和自动分镜工具逐渐渗透进动画制作流程,省下了不少体力活,却也让底层岗位竞争更加激烈。 但原创IP价值正在被市场重新审视。 动画团队如果能掌握自己的IP、参与作品后期衍生,薪资结构会有明显提升。业内数据显示,2025年参与原创剧集衍生项目的动画师平均年收入比代工岗位高出23%。与此优质剧集的主创团队,还能分得一杯衍生品、授权、广告植入的“羹”。 平台分账体系日渐透明,部分头部工作室已经能为核心动画师提供“底薪+提成”或“项目分红”。这样的好机会依然有限,想要全行业普及还任重道远。 身为一名动画师,我相信用心创造的力量依然闪光,但也更相信薪资、福利、工作强度这些最基础的现实必须被正视。 更理想的发展是,行业能设立更为合理的分账机制,让制作环节的劳动价值被尊重;工会、行业协会发挥实际作用,为动画师争取更强的议价权。决不能再让“情怀”成为压榨的工具。 想对选择这条路的同行说一句:画动画的人,值得更体面的生活。 而对行业外的观众、投资方、平台说一句:好作品需要“养得起梦想的人”来完成。 “二维动画薪资低”绝不仅是一个抱怨或者吐槽,它是对行业生态、职场环境与创作尊严的真实拷问。即使现实残酷到让人心寒,我依然愿意用画笔和团队去突破圈子的局限。 我们不是只会抱怨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用实际行动期待改变的同行者。 如果你也在徘徊或者困惑,不妨多关注行业动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有机会参与原创、研究全流程制作。只要还有人坚守,用心绘制,哪怕慢慢前行,二维动画的价值和薪资总会“水涨船高”。 别急着放弃,咬牙坚持一下。世界,总会为热爱和专业留出属于它的位置——只是它来的不是那么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