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垂直方向二维动画的创意崛起:为何年轻创作者都在涌入这个蓝海
导读:我的名字叫伊洛·葛温,是一家数字动画创意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你可能还没听说过我,但你一定刷到过我们团队去年那条爆火的短剧——它的主角,一只被重力左右、在垂直画布上冒险的小
我的名字叫伊洛·葛温,是一家数字动画创意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你可能还没听说过我,但你一定刷到过我们团队去年那条爆火的短剧——它的主角,一只被重力左右、在垂直画布上冒险的小鹦鹉,就是用“垂直方向二维动画”做出来的。没错,正是这种越来越多新媒体平台推荐的动画形式,如今把我们这些幕后创作者卷进了一场新潮的内容革命。如果你也听说过、甚至尝试了解过“垂直方向二维动画”,这篇文章或许能解开你心里的困惑,也可能帮你找到突破流量天花板的答案。 当我第一次用手机刷短视频时,最烦的是不得不用手旋转屏幕。可自从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全面拥抱“9:16”这种竖屏模式,一切都变了。垂直方向二维动画,顾名思义,是专为竖屏体验设计的2D动画。这种动画,几乎天然为手机用户量身定制。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短视频日活跃用户已突破10.7亿,83%以上用户偏好竖屏内容。 从前,二维动画一直以横向为主——无论是迪士尼的大片还是国内传统的动画电影,都是“横着看”。但当用户的注意力和手指操作都被竖屏吸引,垂直方向的二维动画一下子成为内容创作的新风口。你有没有发现,大厂IP孵化、独立小团队试水、甚至高校动画专业的毕业作品,都开始向竖屏靠拢?原因很简单:竖屏动画在刷屏时代抓得住用户碎片化的注意力。移动端内容疲劳,正在被垂直方向二维动画缓解和逆转。 这个行业的门道真不少。2025年上半年,仅国内主流短视频平台就上线了3万多部垂直方向二维动画新作,同比增加了38%。有意思的是,这里面超过六成的动画是小团队甚至个人创作。为什么?竖屏二维动画在制作上有非常鲜明的优势: 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动画系学弟学妹、自由插画师都冲进了这个赛道,甚至有些传统漫画家转型动画分镜师,仅因为竖屏二维动画带来的“流量变现”机会更快,更直接。 谈到内容创新,其实这是最让我兴奋的部分。过去二维动画更多被认为是给孩子看的,主题相对单一。可自从竖屏动画火起来,题材、叙事、风格开始大爆发。我见过最离谱的,居然是用“日常手账+动画”拍竖屏,三天内冲上平台热榜TOP1。为什么? 动画行业生态被改写,老一辈动画人也在重新学习和自我革新,因为这是一次内容创新和用户视角的深度交融。 技术再一次扮演了“推手”的角色。2025年,AI辅助动画分镜、智能配音、动作捕捉、场景自动生成等技术变得极其普及。这并不是“机器替人”,而是极大地加速了创意从脑海落地到屏幕的效率。 这些工具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让创意人有更多时间去打磨故事和画面细节。数据实锤——2025年上半年,70%以上的垂直方向二维动画团队已采用AI工具辅助创作。 曾经做动画是烧钱的苦差事,现在终于迎来了多元变现的春天。商业模式创新,给了无数创作者新的信心。比如: 变现的路子多了,创作者自然不再被“辛苦养成、难以回本”困扰,投入热情也比以往更高。 现在你可能会好奇——竖屏二维动画的热潮会不会“有去无回”?我想说,这只是开端。2025年开始,主流平台已经在打通动画、漫画、直播甚至游戏的内容壁垒。跨界融合,使得垂直方向二维动画的生态愈加丰富:互动剧、动态壁纸、竖屏微综艺……创意边界随着技术和需求不断扩展。 如果你是内容创业者,赶上这波浪潮,或许就是下一个爆款的缔造者;如果你是动画粉丝,也能见证一场视觉与故事并重的文化大爆炸。相信我,动画行业的新故事才刚刚开始。想要抓住竖屏二维动画的机遇,现在绝对是最合适的时机。 作为一名从业者,我极力建议任何对内容有热情、有梦想的你,不妨放手一试。垂直方向二维动画带来的,不只是技术和叙事的革新,更是创意自由和情绪共鸣的新世界。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期待在数字时代用一支画笔撬动亿万人心,这一次,不要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