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动画的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
155人浏览
2025-09-13 22:53:27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二维和三维动画哪个好 6个回答
-
三维动画建模和绑定哪个好 6个回答
-
阜阳三维动画制作费用多少钱 2个回答
-
浙江三维动画制作价格多少 10个回答
-
贵州三维动画制作费用多少 10个回答
-
三维动画制作每秒是多少钱 10个回答
热门服务
更多最新问答
更多-
触摸live2D小慧模拟怎么玩
2025-09-132个回答
-
live2d正版在哪下载
2025-09-132个回答
-
做live2d要什么配置
2025-09-132个回答
-
碧蓝档案live2d怎么播放
2025-09-132个回答
-
碧蓝航线怎么开启live2d
2025-09-132个回答
-
live2d需要下载哪些软件
2025-09-132个回答
-
碧蓝航线live2d怎么开live2d
2025-09-132个回答
-
live2d电脑版怎么下载
2025-09-132个回答
三维动画作为一种数字艺术形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三维动画的发展趋势将继续向着更加真实、交互性强、多样化和可视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三维动画的真实度将得到显著提升。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动画的图像质量将更加逼真,与真实世界的差异将逐渐缩小。光线追踪技术的应用将使得光照和阴影的效果更加真实,细节的展现更加精细,人物和场景的表现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交互性将成为三维动画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的三维动画将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技术与观众进行更加紧密的互动。观众将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动画场景中,与虚拟角色进行实时互动,增加了动画的娱乐性和参与感。
未来三维动画形式将变得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电影、电视和游戏,三维动画将在社交媒体、教育、广告和艺术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三维动画可以通过不同平台和渠道传播,为不同的受众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个性化的内容。
可视化将成为未来三维动画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三维动画可以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信息。在科学、医学和工程领域,三维动画可以帮助解释复杂的概念和过程,提供更直观、易于理解的视觉呈现。
未来三维动画的发展趋势包括提升真实度、增强交互性、多样化应用和加强可视化等方面。这些趋势将推动三维动画进入一个更加精彩和创新的发展阶段。
动画是一个电影类型,不是儿童片(当然在目前的中国是没戏)″徐克语。 英语中把漫画分为儿童看的"CARTOON(卡通)″和青少年看的"COMIC(漫画)″,在动画界也是同样。 所以20岁的我看动画片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的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太小,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 所以无怪乎去年引进的《灌篮高手》会引起轰动,相信很多大人也看见《灌篮高手》后会惊呼:"居然还有适合高中生看的动画片!?″这真是中国动画业的悲哀! 世界的动画大国,当然是美国和日本,而两国的动画作品风格也有所不同,"老美″的动画以数字化的电脑制作为主,号称"美国没有‘动画绘制人’″。 其特点是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动作,且节奏较快,体现了美国人的直率,爽快的性格。 代表有狄斯尼;华纳等公司。 而日本的动画以赛璐璐和喷笔绘制为主,体现的是一种唯美的风格。 特点是以优美的人物造型,内涵丰富的对白及剧情吸引观众,但相对的,定格画面就较多(1995年的超人气大作《新世纪Evangelion》创造了3分50秒定格且无对白的记录,但销售量仍排亚洲第一,庵野大神的功力真是高深莫测!),节奏也较慢。 代表么……吉卜力、GAINAX、SUNRISE、东映…… 而中国动画拥有的是什么呢?只要谈到这个话题,很多"专家″都会这么说:"民间流传的皮影乃动画之鼻祖,建国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再往后呢?再往后则是单调生硬的色彩,粗糙且毫无美感可言的人物型,幼儿园小朋友都觉得幼稚的剧情,片中大人发音象3岁孩子,还有毫无感情的对白……。 可以说,中国动画观众没有7岁以上的!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幼园动画″。 形成"幼稚园动画″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动画片的概念的错误认识以及对观众年龄层的狭隘定位: 前面提到了,很多人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因此从编剧到配音都极尽幼稚童趣(所谓)之能事。 因此把观众年龄层次定位在了一个想当然的低谷中,效益不好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可在日本,动画片分为了3个等级,分别面对3~12岁;12~18岁和18岁以上的年龄层。 美国更是把动画片做得老少兼宜,如《狮子王》。 解决方法:尽快改变对动画片的认识。 二、题材陈旧且无聊: 国产动画片的题材似乎除了"葫芦娃斗妖怪″、"琴岛和海尔″就是"大灰狼和小白兔″、"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些东西,小学2年级以上就没人看了。 说得再不客气点,日本的三流科幻片《咸蛋超人(奥特曼)》(按某些人的习惯把它归入动画片)都比它们来得好看。 解决方法:考虑采用受欢迎的剧本(如金庸小说)或年轻人写的剧本(接近青少年喜好)。 三、技术落后或盲目使用"新″技术: 看起来,中国动画恐怕还停留在老式的"塑料纸+水彩笔″的"幻灯式动画片″阶段吧(未证实),既没美国的数字化技术流畅,动感强,也没有日本的"赛璐璐+喷笔″柔和,美观。 偶尔有赶赶时髦,用电脑着色的作品也是用"画笔″一类的简单软件"填空″。 色彩方面已不是缺乏过渡感,而是干脆完全没有。 不要说与美、日的优秀CG(电脑绘图)相比,就连传统的手绘也不如,充其量也就是比小儿涂鸦略高一筹。 如果有人指着电视屏幕上的一堆单调的色块得意地说:"这是咱们国家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那么我只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解决方法采用真正的新技术或更美观的传统技术(比如水墨画)。 四、计划经济时代的荼毒: 我国的动画片大多出自"××电视台动画部″或"××美术制片厂″,这些都是国家资金在支持,经济效益当然要排在社会效益的后面。 于是乎,动画片成了没人爱看的"幼儿公益广告″或"幼儿教育节目″,当然也就比不过外国的"文化侵略″啦。 国家与其不厌其烦地投巨资生产既没市场又没观众的垃圾片,不如花点力气营造一个良性动画市场解决方法:动画制作商业化、市场化。 五、外行指挥内行或外行指挥外行加上缺乏敬业精神: 现在什么样的人都在搞动画,内行也搞,外行也搞,只是因为它赚钱。 "因为现在一般是决策者、策划者是制作人,而不是具体搞动画的。 这好比一个不会开车的人教别人开车,由比而出的毛病,车也肯定搞不好了。 ″(徐克语)而国外"加工片″的泛滥,更导致了我国本来就少有的有能力的专业动画人员的思路匮乏,不思进取,夜郎自大。 既然"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小孩本来就没有欣赏的能力,也就用不着花大力气制作″,因而也就有很多人可以以此为借口偷工减料。 解决方法:培养专业的动画制作队伍,并合理使用;强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声优质量低劣:中国播放的动画片,无论是国产的还是国外的,配音不但毫无感情,而且跟角色的年龄,个性不符合。 普遍配音的年龄小于角色的实际年龄,经常可以看见我国配音的外国动画片中的高中生尚未变声(例如月野兔)之类的情况。 而无论是"酷哥″还是搞笑专家,在国内都是"千人一声″。 港台的声优虽然有些"嗲″,但配音的效果与角色本来的年龄,性格到没什么大的出入。 解决方法:提高配音演员的素质,可以学习日本,将优声当作明星宣传,既促进了他们的上进心,又使动画片更加正规化。 进品片放原声既体现了原来的气氛,又节省了经费,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的青少年,看的是《灌篮高手》、《口袋妖怪》、《花木兰》,喜欢的是"酷″。 而充满"乡土″气息的国产动、漫画早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 近来出现了一些本土漫画杂志,虽然临摹、半临摹的作品还比较多,但总是迈出了第一步。 而我们的动画业呢?悲哀啊,悲哀啊! 我国引进动画片(尤其是日本的)时,由于引进者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动画片会受青少年欢迎,因此他们只能找一些他们看起来似乎可能比较会受国内观众欢迎的,且内容绝对"健康″的片子引进到国内。 (不排除某些人想实施\"地方保护主义的可能性)大人气的《新世纪EVA》可能就是因为内容有一些"血腥″或"少儿不宜″而无法为一些人接受。 或是因为内容涉及灰色人生观,人们担心"少年儿童无法理解″,或是想杜绝"文化侵略″,或是还有其它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而真索性"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不予引进。 或者更简单的原因:他们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部受欢迎的动画片。 说到"文化侵略″又想起N年前X市(还不是一个小地方、好像是深圳吧)某人发起的"全市中、小学生联名告别卡通″的闹剧。 我要说的是:防止"文化侵略″,靠"告别″是没有用的,只有制作出真正吸引观众的精品才行。 最近的《宝莲灯》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的最高水平了。 《宝莲灯》的水平绝对不低于日本(当然《EVA》还是没法比),但它还是失败在题材上--这种老掉牙的题材,如果不经过再创作,是没有生命力的。 当看到晚报上提到《宝莲灯》首场由于张信哲而爆满且初中女生占大半时,我的心情的确只能用"悲哀″来形容一部动画片需要歌星来拉票房,不是动画业的悲哀又是什么! 悲哀啊,中国动画业者。 悲哀啊,中国动画观众…… 我不想这样悲哀下去了,可是谁能帮助我呢?…… 不在悲哀中爆发,就在悲哀中灭亡!
三维动画业是新兴行业,的确,做三维动画是很有前途的,综观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相信不久的将来,三维将进入千家万户,不再是大电影厂和专业影视制作公司的垄断的专利,这几年做三维和学三维的人日益增多,三维平台的趋势由高端过渡到低端,不再需要几十万的工作站,一般家庭电脑就可以做出很专业的三维作品,三维动画制作的收费也日趋合理,想当年20000块/秒的天价(广告级标版)到现在500元/秒都有人做,三维建筑、室内效果图也下降了很多,想靠做三维发大财以成为虚拟的幻境。国内电影业不景气,外国大片的冲击,如何有效率地提高国人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规范制作准则是摆在我们同行面前的不容轻视的课题。我们面对机遇也面临挑战,我们的发展蓝图将如何规划?有赖各路前辈高手共同创展。我们行内的三维制作人的目标不太统一,有以下几种:
1 艺术型,很多国内大师做三维是从好奇到爱好,着迷于好莱坞大片的惊人效果,力求提高国内的数码图象水平。但因条件的束搏,资金、技术通道有限,不能成就梦想。或因电影市场不景,缺乏投资,人才不集中,不能生产大片,又不愿做“行货”,赚不到钱。
2 赚钱型,三维动画尚熟新生产物,以迷人的魅力和无限的发展前景,吸引着无数进场淘金的探险者,他们大多无艺术根基,凭借惊人的接受力,学会所有三维软件,在行业新兴初期硬件垄断经营已经赚了不少,但即将面临无数后起新力军的创意冲击和价格冲击。
3 业余型,更多的爱好者投身我们的事业,无疑是件好事,但各人有不同的因素导至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是想做好却没条件呀!更无奈的是其中一部分为生存,适应激烈的商业竞争,被迫以低价劣质的动画产品冲斥市场,造成行业的不规范的恶性循环。
现在三维影视动漫行业在我国发展的速度很快,我们在电视广告、动画片、电影中经常能看到三维影视动漫设计的元素,在广告、影视、游戏等行业中,三维动画创作人才都是非常抢手的\\\"香饽饽\\\"。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数字娱乐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而目前中国有近500万的动画、网络游戏爱好者,另外至少还有400多万潜在用户群,以此带动的市场估计会达到近10亿元的规模。而随着影视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在未来的较长时间里,我国的三维影视动漫市场还将成倍增长,与之相关的各项产业还将翻番。
在我国,数字动画设计成为的朝阳产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数字媒体才刚起步。据统计,现在全国影视动漫从业者不足1万人,只及韩国的1/3,远远不能满足国产动漫业对人才的需求。据北大方正影视游戏动画机构有关人士称,从动漫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三维影视动漫人才总需求量至少在15万人以上,游戏动画人才总需求量大约在10万人,但目前全国共有90多个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每年只有本专科毕业生300人,可见人才缺口之大。同时也有很多的培训学校涌现出来,现在专业的三维影视动漫培训学校的话,哈尔滨完美动力还是很不错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方面都是位于国内三维影视动漫培训学校的前列!
怎么说呢,3D 建模和 UI 设计,这两个学出来工资都很高,个人感觉哈,这两个比较有难度,所以人员稀缺度也大,薪资水平也高:
3D 建模和 UI 设计这两个相比的话,我觉得3D 建模会好一点,因为3D 建模毕竟自己可以接私活,而且现在一张图都那么贵,UI的话工资虽然高,但是现在UI 好像没有那么火热了,以后情况不知道,看不透,但是3D建模,用在哪都可以,设计上,工程上,都可以的;
这量个专业,都是属于设计类,但是不属于同一个行业,比较喜欢计算机的就做UI设计,UI跟代码什么的也有关系的,喜欢设计的,就3D 建模,看个人喜欢,目前前景都挺好。
3d动画游戏建模挺吃香的,只要你熟练掌握了,以后依然可以靠这个吃饭,因为这一块缺人才较多,而且社会又需要这类
影视后期的泛用性比较广,动画、电影、视频、节目……,很多行业涉及到录播的都需要后期,而且如果对自媒体有兴趣,后期也有很大的助益。三维动画应用的行业相对较窄,可能会受到地域性的限制,比如A城动漫行业发展较快,可能对三维动画的岗位需求就比较多,反之岗位需求就少。不过后期虽然就业渠道多,但自学的人也多,三维动画就业选择少,但对应的专业人才也少,关键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而且要学就学扎实。至于前景,可以下载个求职应用,看看相关的招聘信息,然后做个对比,就心中有数了。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