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立体三维动画

69人浏览 2025-09-08 00:33:00

6个回答

  • 亲亲
    亲亲
    最佳回答

    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立体电影的原理即为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亦以两台投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银幕上,以供左右眼观看,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拍摄立体电影时需将两台摄影机架在一具可调角度的特制云台上,并以特定的夹角来拍摄。两台摄影机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为哪怕是几十分之一秒的误差都会让左右眼觉得不协调;所以拍片时必须打板,这样在剪辑时才能找得到同步点。 放映立体电影时,两台投影机以一定方式放置,并将两个画面点对点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个银幕内。在每台投影机的镜头前都必须加一片偏光镜,一台是横向偏振片,一台是纵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这样银幕就将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观众的眼睛里。观众观看电影时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镜,左右镜片的偏振方向必须与投影机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过滤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画面,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放映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放映的画面。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综合后,就产生了立体视觉。 利用人的双眼视角差和会聚功能等特性拍摄的放映时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普通的电影或照片都是一个镜头从单一视角拍摄的,影像都在同一平面上,人只能根据生活经验(如近大远小、光线明暗)产生空间感。而立体电影则是由从类似人两眼的不同视角摄制的具有水平视角差的两幅画面组成的,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幕上呈双影,通过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观众左眼看到的是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的是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于是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观众看到的影像好像有的在幕后深处,有的脱框而出,似伸手可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采用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的立体电影受观众厅座位区位置的严格限制,观众头部不能随便移动,否则立体效果消失,因此观众感到异常不便。在戴眼镜观看的立体电影中,广泛采用着彩色眼镜法和偏光眼镜法。彩色眼镜法是把左右两个视角拍摄的两个影像,分别以红色和青(或绿)色重叠印到同一画面上,制成一条电影胶片。放映时可用一般放映设备,但观众需戴一片为红另一片为青(或绿)色的眼镜。使通过红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红色影像,通过青色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青色影像。此法的缺点是观众两眼色觉不平衡,容易疲劳;优点是不需要改变放映设备。初期的立体电影常用这种方法。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了采用这种方法的球幕黑白电影,效果更佳。偏光眼镜法的立体电影,从1922年开始一直为各国所重视,有些国家已和大视野的电影相结合,拍成质量更高、效果更好的彩色立体电影。这种电影在放映时,左右画面以偏振轴互为90°的偏振光放映在不会破坏偏振方向的金属幕上,成为重叠的双影,观看时观众戴上偏振轴互为90°、并与放映画面的偏振光相应的偏光眼镜,即可把双影分开获得立体效果。由于制作和放映工艺的不同,偏光立体电影有双机和单机之分。1985年的筑波博览会上展出了70毫米大银幕彩色立体电影。自60年代以来,中国拍摄的立体电影是偏光立体电影。 苏联在70年代研试了全息立体电影,观看时不必戴眼镜,有很大的影像亮度范围。由于观众眼睛的视觉调节和收敛是自然的,不会引起过分紧张和疲劳,观众只要转动头部,即可看到如同实物那样的位置变化,比普通电影有更大的深度感,就象真实物体那样。这种电影仍在研究试验阶段。 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相对应,二维动画是平面的,只有上下左右的运动效果.三维动画还有前后(纵深)的运动效果,所以增加了立体感和空间感. 全息原理是“一个系统原则上可以由它的边界上的一些自由度完全描述”,是基于黑洞的量子性质提出的一个新的基本原理。其实这个基本原理是联系量子元和量子位结合的量子论的。其数学证明是,时空有多少维,就有多少量子元;有多少量子元,就有多少量子位。它们一起组成类似矩阵的时空有限集,即它们的排列组合集。全息不全,是说选排列数,选空集与选全排列,有对偶性。即一定维数时空的全息性完全等价于少一个量子位的排列数全息性;这类似“量子避错编码原理”,从根本上解决了量子计算中的编码错误造成的系统计算误差问题。而时空的量子计算,类似生物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双共轭编码,它是把实与虚、正与负双共轭编码组织在一起的量子计算机。这可叫做“生物时空学”,这其中的“熵”,也类似“宏观的熵”,不但指混乱程度,也指一个范围。时间指不指一个范围?从“源于生活”来说,应该指。所有的位置和时间都是范围。位置“熵”为面积“熵”,时间“熵”为热力学箭头“熵”。类似N数量子元和N数量子位的二元排列,与N数行和N数列的行列式或矩阵类似的二元排列,其中有一个不相同,是行列式或矩阵比N数量子元和N数量子位的二元排列少了一个量子位,这是否类似全息原理,N数量子元和N数量子位的二元排列是一个可积系统,它的任何动力学都可以用低一个量子位类似N数行和N数列的行列式或矩阵的场论来描述呢?数学上也许是可以证明或探究的。麻烦采纳,谢谢!

  • xizuquan
    xizuquan

    立体三维动画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的动画形式。它与传统动画不同,传统动画是通过连续的手绘帧来呈现动画效果,而立体三维动画则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型和图像进行制作。这种动画形式可以呈现出真实的立体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立体三维动画的制作过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建模、动画和渲染。

    建模,即创建三维模型。制作人员使用专门的建模软件,按照设计师的要求和创意,通过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来构建物体的三维模型。建模可以包括人物、场景、道具等各种元素。

    然后是动画,制作人员对建立的三维模型进行动作设计。他们通过控制模型的姿态、形状和位置来实现角色的动作。动画师会使用动画软件为每个帧设置关键帧,然后计算机会自动生成中间帧,使动画看起来流畅而自然。

    渲染,即将模型和动画添加细节,并将其转化为最终的图像。制作人员会为场景添加光照效果、材质和纹理,使得模型看起来更加真实。他们还可以为场景添加特殊效果,如雨、雪等。计算机会根据这些设置进行渲染,生成一系列图像帧。

    这些图像帧可以通过快速连续播放,形成动画效果。立体三维动画可以应用于电影、电视、游戏等多个领域,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 生活玩逸
    生活玩逸

    它的原理是首先用数码相机拍出照片,然后利用特殊软件进行PS,人为定出不同的景深以营造出立体感,再进行大规模印刷实现商业化和低成本,这时要选用合适的光栅材料才能达到艺术美感与低成本的平衡。目前中国一些企业的立体影像的技术水平已超过德国,而成本仅有德国的1/50。其用ps的制作方法如下:一、 调整图像   1、 打开一幅设计好的分层图像   2、 “图像”菜单——图像大小,分辨率设为100.227像素/厘米,宽高自己定。   二、 光栅层制作   1、 新建图层,隐藏其它图层,通过导航器把图像调到最大。   2、 选择单列选框工具,在画布上单击;选择铅笔工具(把铅笔工具笔头放到8、9个像素),在选区上单击。   3、 按Ctrl+Alt点右方向键7次,放开Ctrl+Alt键再点一次右方向键。   4、 选择矩形选框工具、框选7个黑色,1个透明、宽度为8个像素的矩形区域。从编辑菜单里选择定义图案,点好。   5、 清空当前图层:全选——删除——取消选择(Ctrl+D)   6、 编辑——填充,使用图案,自定图案:选择最后一个自定的图案,点好——隐藏光栅层。   三、 得到8个相似的图像   1、 选择一个需要做立体的图层(除中景以外的其它图层)   2、 复制一个副本(Ctrl+J),选择移动工具,点左方向键移动10次(具体移动次数参照移动次数表)   3、 再复制、再移动(移动次数相同),循环操作,共复制移动7个图像(复制7个,加原来的一个,共8个图像)   四、 分割排列图像   1、 选择原图层,隐藏其它图层,载入光栅层选区(按着Ctrl单击光栅层),选择矩形选框工具。   2、 按删除键(Delete)删除,按左方向键一次,选择上一层。   3、 继续删除,循环操作,直到分割完其它复制的图层,取消选择(Ctrl+D)。   五、 拼合图像:合并可见图层(Ctrl+Shift+E)。   六、 至此,一个图层的立体操作完成。其它需要做立体的图层,同理按照上述步骤制作。只是移动次数与方向有所不同。   七、 所有图层都制作完成以后,把光栅层删除。   说 明   1、 打开一幅图像,先确定表现的主体,表现的主体即为中景,在主体前边的为前景,主体后边的为背景。前景向左移背景向右移,主体尽量保持清晰即一般不移动。   2、 靠画布右边缘的前景,因为在得到相似图像的过程中,图像要向左偏移,所以要在右边画布之外预留一定宽度的图像,避免出现空白或下层图像;同理,靠画布左边缘的背景,需要在左边画布之外预留一定宽度的图像。   3、 定义图案的宽度与获取相似图像的个数相同。   4、 按着Shift+点方向键一次,相当于只按方向键10次。   5、 所有图层都制作完成以后,不合并图层,可以作模板使用;合并后,占用空间小。   6、 图像制作完成不得更改图像大小及分辨率,不得对图像进行变形等操作。   这种ps制作立体画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制作方法,这种方法费事费力还容易出错,现在一般都是使用专业的软件来制作,效率提高很多。

    编辑本段关于制作光栅立体画的材料立体板材光栅品种有:   一、光栅膜:   1、40线光栅膜,卷材光栅,规格有幅面122宽,100宽,50平方或者100平方一卷,聚焦4MM;   2、32线光栅膜,卷材光栅,规格有幅面122宽,100宽,50平方或者100平方一卷聚焦5MM。   立体光栅膜主要用于中大型挂画,大幅面展示图,成本低廉。但是柱镜光栅膜材由于需要粘贴在玻璃等介质上才能使用及透明度低,清晰度差等缺点也渐渐被市场淘汰。   二、狭缝光栅,通常叫黑光栅:   1、42线狭缝光栅,卷材,122X8300CM,100平方/卷,自带背胶;   2、30线狭缝光栅,卷材,122X8300CM,100平方/卷,自带背胶;   3、20线狭缝光栅,卷材,122X8300CM,100平方/卷,自带背胶;   4、10线狭缝光栅,卷材,122X8300CM,100平方/卷,自带背胶。   用于地下通道以及室内展示,动感灯箱展示等。但狭缝光栅立体灯箱有以下缺陷:透光率仅 20-30% ,不环保,不节能,照明灯多耗能大,发热大,亮度低,仅适用于室内灯箱类。也渐渐被市场淘汰。   三、片材光栅:   1、70线光栅片:规格有51CMX102CM,80CMX120CM,120CMX120CM,厚度0.9MM;   2、75线光栅片:规格51X71CM,厚度0.45MM,0.65MM。   3、160线光栅片:规格51X71CM,厚度0.33MM。   70线光栅片主要用于40X60幅面以下的挂画、画册、封面、台历挂历等;75张片材用于UV印刷和纸张印刷合成;160线用于UV印刷等。片材光栅的产品特点是:   材料薄,(一般都在0.18至0.9毫米之间,所以称为片材光栅。)   线数多 (一般都在60-140 lpi)。   视距短 (目前市场中的片材画视距超过1.5米以上时立体效果就大大下降,所以制作出的立体图像幅面小,观赏距离近,一般不超过40*60厘米,否则幅面大了,观赏距离距离远了,立体效果将大幅下降。   成本低   由于片材光栅线数多的特点,对图像分辨率,清晰度有很高要求,所以国内大多数生产片材立体画的厂家 一般都选用印刷工艺去生产小幅面片材立体画(一般不超过40*60)。但是由此也产生了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单幅图像的数量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够生产。无法个性化生产,只能选择厂家已有的图案。造成了市场中的立体图案素材少,艺术感差。 而且受幅面限制应用领域狭窄。另外片材立体图像是由印刷厂依据固定数据统一印刷出来的,这样的图案受立体成像原理和片材线数误差的影响,无法保障每幅立体图像都能够消除掉摩尔条纹(俗称光波),就大大降低了立体画的观赏性。 造成市场不能够全面打开,限制了立体产业的发展。   四、光栅板:   1、生产小幅面直压注塑光栅板:   (1)42线光栅板,规格有40X50CM横纹,40X50 CM直纹;20X25CM横纹,20X25CM直纹,厚度2MM;   (2)32线线光栅板,规格有:50X60CM横纹,20X30CM横纹,20X30CM直纹,20X25CM直纹等厚度3MM;   (3)25线光栅板:规格40X60CM横纹,40X60CM直纹,60X80CM横纹,60X80CM直纹,80X120CM横纹,厚度4MM。   2、大幅面辊压立体光栅板:   (1)25线直纹,规格122X244CM,厚度4MM和3.7MM;   (2)32线直纹,规格122X244CM,厚度3.2MM;   (3)42线直纹,规格122X244CM,厚度3.2MM。   板材光栅主要制作广告灯箱、广告展示、婚纱影楼后期、、文化娱乐场所和公共场所大型展示画面,中大幅面立体挂画、家庭装饰画等。板材光栅板的产品特点是:   材料厚(一般在2毫米以上)   线数少(10至60 lpi之间)   视距远(2至10米左右,厚度不同,视距不同)   成本高(目前国内一般选用ps,pet材料,价格130元/平方,左右)   由于板材光栅的特点,板材立体画的立体效果和整体效果大大好于片材立体画,更适合于小规模打印生产。也满足了   个性化生产的需求。但由于板材材料成本过高造成了板材立体画的零售价格居高不下,市场小,普及艰难。   光栅的技术指标通常包括:   1、LPI(线数)——每英寸单位所包括的光栅条数,也有人说节距,就是每条光栅的宽度。LPI与节距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表达:LPI=25.4毫米/节距。   2、视角——形成图像或观察图像时所能允许的角度。一般来讲,视角小,光栅厚,这样的光栅适合制作立体图像。视角大,光栅薄,这样的光栅适合制作变换图像。光栅线数多,适合制作小画面的立体或变换图,适合近距离观看。光栅线数少,适合制作大画面的立体或变换图,适合远距离观看。   打印机的分辨率和立体图像的打印有什么关系:   打印机的分辨率实际上叫做打印定位精度,通俗地讲,打印机分辨率的含义就是指打印机在连续不断的移动过程中,以   把墨滴打印在某一个指定的位置的精度。立体图像的技术术语叫做“图像细节的错位排列”。打印机就是要把细节打出   来,要把细节打印到指定的位置。打印定位精度越高的打印机,其制作的立体图像的质量越高。不同打印定   位精度的打印机适合不同宽度的图像和不同节距的光栅。打印定位精度2880dpi的打印机,适合75——90LPI的光栅   和20*25cm的图像;打印定位精度1440dpi的打印机,适合40——60LPI的光栅和40*50cm的图像;等等。   光栅画通过不同加工和材料的选择,还可以做出网上所说的二变,三变,旋转,缩放,彩虹等效果,实际都是光栅成像原理上的引申做法。   五。立体影像的保存与清洁   由于立体影像是有立体光栅来制作的,成本比较高,保存好库存的光栅立体画就非常重要,常用的方式是:   1、光栅板不能变形。变形是光栅板的大敌,光栅板一旦变形就成为废塑料一堆。光栅板存放时,必须水平搁置,且最底层的搁置面必须平整。切光栅板的堆放层数不能过多,一般以50张光栅的堆放为宜。   2、光栅板表面不能有划伤。尤其是国产的PS材料的光栅板,抗磨性差。光栅板从货堆上装卸时,切忌“抽拉”动作。光栅板出厂时一般都带有保护膜,在最后的后期制作才除去这种保护膜。   3、在后期制作时,由于静电的作用,会在光栅板表面吸附灰尘。切忌用硬性或易落屑工具来清扫灰尘。如果有些灰尘不易清扫,可以用冷膜等将其粘去,切忌用酒精等溶剂进行清洗

  • 少女心
    少女心

    “维”这个字,是一个几何学和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要素,如长度、宽度、高度,被称之为一“维”。二维空间是指由长度和宽度(在几何学中为X轴和Y轴)两个要素所组成的平面空间。三维空间是指由长度、宽度和高度(在几何学中为X轴、Y轴和z轴)三个要素所组成的立体空间。对于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定义没有一个明确的由于现有的动画播放形式都是在一个平面或者曲面上进行投射的,没有使用真正意义的三维显示技术播放。我们平时所谓的“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指的是动画的创作空间。按照在制作过程中摄像机或者虚拟摄像机是否可以任意进行旋转来划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包括传统手绘动画、二维软件绘制的动画和平面材料动画,三维动画包括立体材料动画和三维软件制作的动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动画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制作,软件的种类众多。二维动画软件主要包括ANIMO、RETAS PRO、TOONZ、Flash、TOOB BOOM等。三维动画软件主要包括Maya、Softimage XSI、3ds max、LightWave、Houdini、CINEMA 4D等。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除了按照在制作过程中摄像机或者虚拟摄像机是否可以任意进行旋转的区别外,主流的二维动画(不包括平面材料动画)和三维动画(不包括立体材料动画)还有以下几点主要区别:1、 制作流程不同: 由于制作手段的不同而造成的。a. 二维动画:编写剧本→角色和场景设定→色彩设计及色彩指定→设计分镜头脚本→前期配音→制作故事板→绘制设计稿→背景绘制→绘制原画→绘制动画→着色→制作特效→填写摄影表→拍摄→配音配乐→最终输出。b. 三维动画:编写剧本→角色和场景设定→设计分镜头脚本→前期配音→制作故事板→制作模型→绘制贴图→设置材质灯光→制作动画→制作特效→材质灯光调整→分层渲染输出→后期合成→配音配乐→最终输出。2、 制作效率不同:由于制作流程不同而造成的。a. 二维动画:因为二维动画不需要制作模型、绘制贴图和设置材质灯光,准备工序相对较少,但是后续的制作工作需要人工完成。二维动画制作动画短片效率较高,制作动画长片的周期较长。一部高品质的二维动画电影制作周期一般为四年。b. 三维动画:因为三维动画需要制作模型、绘制贴图和设置材质灯光,准备工序相对较多,但是动画生成和镜头输出由计算机根据人工设置的参数自动生成。制作动画长片效率较高,制作动画长片的周期较短。一部高品质的三维动画电影制作周期一般为两年。3、 动画制作的优势不同:由于制作手段的不同而造成的。a. 二维动画:由于逐帧手绘的原因,所以制作碰撞、布料、吃食物、切割、大幅度变形等动画效果有较大优势。如果使用三维软件制作这些效果,需要计算机进行大量的计算,而且有些功能还需要单独开发适合的插件来制作。b. 三维动画:由于计算机可以自动生成动画,所以制作透视变化效果、光影变化、群组动画、爆炸效果、云雾、毛发等有动画效果较大优势。如果使用手工绘制的方式进行制作,很难制作出十分流畅的动画效果。4、 场景和角色的处理方式不同:由于图形生成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a. 二维动画:由于二维手绘动画制作透视变化效果时很难应用在场景上,通过以角色的透视变化来丰富画面,因此场景绘制的色彩层次丰富,角色只有明暗两种色彩层次。b. 三维动画:由于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三维动画可以自动计算出发生透视变化的效果,因此场景和角色的色彩层次都可以很丰富。5、 对质感的表现程度不同:a. 二维动画:很难表现出真实的质感,尤其是金属、玻璃、液体等质感的反射和直射效果的层次变化,特别是在这些物体运动的时候。b. 三维动画:可以表现出所有能够想象出来的质感,所有的效果可以通过材质球实现,计算机会自动计算出运动效果。6、 经费支出的侧重点不同:由于制作手段的不同而造成的。a. 二维动画:制作经费在制作人员的工资和拍摄费用上支出较高。b. 三维动画:制作经费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用上支出较高。 望采纳

  • 妲己.
    妲己.

    二维图是平面图,三维图是立体图,二维平面图只展示你所看到的平面,三维立体图则要体现立体形状,看起来要有立体的感觉。三维比二维直观,以后指导施工会用到三维图指导施工。推荐用CAD 加辅助插件如天正等实现三维绘图,如果比较前卫,推荐用REVIT替代CAD画图,这个是未来的趋势。至于3Dsmax等是无法指导施工的,不建议工程人员学习使用。这两个软件都是Autodesk公司的,Autodesk公司软件在工程施工图设计上的使用率是占到了全世界的98%。cad中二维画出来的只是平面图,三维出来的图像是立体的效果。我觉得用cad的三维功能画图,好处就是尺寸精度高。二维转三维方便些。如果对尺寸精确性没那么高的要求的话做三维模型的话推荐3d max,是个三维动画制作软件。

  • 氵刅木夕
    氵刅木夕

    3d建模一般的是指通过三维软件(例如3dmax maya等),使用点、线、面元素创建出我们需要的三维立体模型,建模的方法很多,比如使用样条线建模、网格建模、可编辑多边形建模、NURBS建模、布尔建模等等这些都可以叫做三维建模。 。3d建模,是用CAM软件设计模,型,常用软件有UG,CATIA,这些在一个空间里完成物体的造型,原理完全是点,线,面。两点连成线,三条线封闭成面。通过对面于面的连接光顺,会形成特征,大面与大面之间要用R角过渡,一般汽车表面曲面与曲面之间要用曲率连续过渡也就是G2,R角也是。表面完成后用曲面缝合,然后用表面片体加厚会形成实体,设计出来的产品跟实际物体大小相同,然后按产品数模设计模具,下发CNC电脑加工中心加工模具特征,然后交给钳工师傅对模具配合,合模。我从事汽车塑料产品设计五年,专业模具设计出身,现在在天津一家设计公司工作,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

最新问答

更多